绿色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随着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应用的逐渐普及,对于能源效率的监控与优化有了日益丰富的产品方案与管控工具。同时,配合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绿电交易,让制造业工厂的低碳发展有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和务实参考,加快绿色工厂建设成为当前产业的突出任务。同时加快发展机电装备及零部件再制造,推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至今,直至未来一个阶段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
作为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的绿色低碳主题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加快绿色工厂建设,赋能再制造活力”论坛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现代制造杂志社与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以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制造、机电产品再制造为主题,聚焦绿色低碳建设和大规模社备更新政策与实践,邀请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理事长李燕霞、副理事长赵晓明,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邱成,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绿色发展处处长吴刚,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伟等行业专家,以及菲尼克斯电气与德马吉森精机等企业代表,解读产业发展政策,分析绿色发展途径与趋势,分享有效解决方案,为产业同仁提供参考与借鉴。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现代制造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蒋亚宝在致辞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其中装备制造业是实施双碳战略的主战场,以工厂为对象,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打造零碳标杆,已经成为新时代绿色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目前我国在绿色工厂的建设方面,还处于标杆示范阶段,达到碳中和工厂实际的数量还比较少,急需更大范围推进绿色工程的规模化实践,全力支持重点行业与重点企业实施节能改造,从而切实增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绿色制造是一种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制造模式,包括产业结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安全和气候变化等相关因素。绿色制造带有资源属性,生态环境属性和健康安全属性。而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念贯穿到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以及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构成了绿色供应链。目前,绿色供应链体系已经完成国家标准的9项内容。供应链碳管理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技术只是帮助企业核算的一个环节,实现数据管理的有效分析,更重要的是将供应链碳管理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相结合,全方位优化采购、生产与回收等不同环节。
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理事长李燕霞解读了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颁布的背景与意义,而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通过加快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税收体制政策,优化金融支持,加强要素保证以及强化创新支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贷款的力度。在先进设备更新行动中,要加快落后低效设备的替代,特别是处于中低水平的行业要加快淘汰落后的设备,特别是超期服役的老旧设备,重点推动工业母机行业更新超过10年的机床产品。此外,还要提升更新升级高端先进的设备,重视更新升级实验检测设备。李理事长指出,本轮设备更新为供需双向,呈现出提速换档,模式转换,动能切换的特征,其在实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内涵与特征发生了变化,有三项重点任务要给予关注:在应用智能制造方面,要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加强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实行绿色装备的推广行动上要明确战略,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此外,要实施本体安全水平提升的行动,推动石化老旧装置的安全改造,提升民爆行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安全装备。
再制造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应用技术丰富,落实场景多样。中机维协以推动我国装备运维维修改造和绿色再制造高质量发展,聚焦运维检修改和再制造等装备后市场为主要任务,为配合绿色再制造高质量发展,与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现代制造杂志社合作,中机维协再制造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现代制造杂志社,负责落实再制造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和日常管理与协调,实施价值优化,贯彻绿色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