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湖州新能源汽车驶入新经济增长极...
×

湖州新能源汽车驶入新经济增长极

2018-11-21 14:41阅读数:2538

    特瑞斯、华睿、海王……说起湖州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一艘巨大的“医药航母”便浮现在世人眼前。殊不知,湖州开发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完全可以与之媲美。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开发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谋求新突破,坚持龙头项目带动、配套产业跟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眼下,开发区正从新能源汽车制造区向产业集聚区转变,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该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名片
    数月前的恩驰汽车量产上市仪式上,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首次光彩亮相。与此同时,恩驰汽车与杭州华速、浙江全域运力分别签订了500台、 300台新能源汽车产品订单协议。据了解,除新能源客车外,恩驰产品线覆盖纯电动物流车、中高档房车等领域。目前,公司一期厂房及生产线均已建设完成,可实现年产5000台全系列新能源客车和1.5万台纯电动物流车等专用车的生产能力。
    目前,湖州开发区已形成了以底特律、恩驰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企业龙头,以微宏动力、遨优动力、创亚动力、凯金新能源为主力的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以辛子精工、安达、安美德等汽车零部件为配套的汽车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快速发展,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据开发区发改经贸局局长殷小平介绍,通过多年的培育,如今开发区已集聚了50余家新能源相关企业,近几年来产值以15%至20%增速逐年递增, 2017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初长成。“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预计能使新能源汽车的产值翻一番。”殷小平说。
    开发区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坚持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正是看中其深厚的市场前景以及绿色发展理念。
    在发展壮大现有产能基础上,除引入乘用车制造企业外,还加大动力电池、关键总成、驱动电机系统、电控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出台专门的产业培植政策,加快新能源及配套体系发展。
    依托新能源汽车优势企业,开发区以现有汽车产业为依托,集中落户配套企业,充分依靠市场力量,为现有项目在产业链上“加好友”,吸引高端优质项目纷纷抛来“橄榄枝”。就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2018年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贸易科技人才洽谈会上,又有多个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签约。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任皓表示,开发区不仅有企业下游的客户,还有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选择落户湖州开发区不仅能满足客户,更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短短时间内,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效益逐步显现。目前,已涵盖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制造、电机和轻量化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趋完善。在开发区投资促进一局局长朱新强看来,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产业上下游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而前进的脚步还在继续。
    汽车产业园考量的不仅是传统汽车制造产业集聚度,更看重是否能融入、引领汽车产业“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如今,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方案、新商业模式的兴起,给湖州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眼下,湖州开发区汽车产业正在从“秀肌肉”向“秀智慧”转变。机械手筛选配对、堆叠、激光焊接……走进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记者看到电池成组已经完全实现了智能自动化。“智能化机器生产极大提升了电池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微宏动力市场总监宋寒表示,今年,该车间入选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无独有偶,上个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在第10批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目录的动力电池企业配套车型数量排行中,湖州开发区企业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凭借为包括河北长安汽车、贵州长江汽车、南京金龙客车等7家车企在内的11款车型提供动力电池配套跻身前三,从全国动力电池企业中脱颖而出。
    企业电芯研发总监代东举介绍说,富锂锰动力电池的量产一直被认为是业界难题,其应用难点在于首次效率低,导电性差,高电压电解液匹配难。为此,企业陈光森博士研发团队攻坚克难,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使富锂锰动力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其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准。
    创亚动力是一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该公司总经理胡博告诉记者,此前公司主要为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锂电池生产商供应原材料,近两年电动汽车行业兴起,对锂电池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出现迸发式增长。“我们先行一步,早在2009年便着手布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如今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准,与 BYD、NEC、 Pana-sonic、 LG等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有了汽车产业“高峰”,要带动其他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形成“高原”,动力如何传递?湖州开发区靠的是研发创新这颗“齿轮”。
    在深圳福田保税区,深圳巴士集团4辆“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已成功运营超过300天。据了解,目前“阿尔法巴”所搭载的动力电池大部分由微宏动力提供。而在智能驾驶公交试运营的3个月里,即使是在深圳这样一个年均气温23摄氏度,空气湿度达70%的城市,微宏快充依旧实现了“零故障”全勤运营,在动力支持和安全保障方面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截至目前,湖州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近百家,授权发明专利2826件,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数逐年递增。
    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积极拓展海内外科技合作,吸引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高等院校和海外的跨国公司等前来设立研发机构;进一步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创新资源集聚,为打造“绿色出行时代”、守护碧水蓝天贡献一份力量。
    现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最大引擎,我国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随着补贴新政和双积分政策的全面落地,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企业而言,推动技术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是车企实现“蝶变”,加速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政府而言,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很多地方已开始布局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更“智能”,新能源汽车将与人工智能、 5G通信紧密结合,环境感知、智能决策、集成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受到广泛应用。只有将汽车、电子、通信、道路交通等行业深度融合,方能占领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登录|注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