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在重拾信心、重塑形象、重振雄风的关键时期。”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大会上,面对100多家媒体,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分析了温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提及温州,就不得不说说素有“东方的犹太人”之称的温商。几年前热播的《温州一家人》,就将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之初“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精神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温州坚持以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和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三强一制造”战略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转型升级的制造业群像。
近日,记者跟随省质监局“‘三强一制造’媒体采风温州行活动”实地走访了相关企业。
以创新技术转化为标准
“温州制造”争夺国际话语权
温州是一座与质量结缘很深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质量衰,温州衰,质量兴,温州兴,几乎成为温州经济发展定律。近年来,温州质量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三强一制造”为核心稳步推进。
通过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温州已先后编制构建33个主导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指导建立13个“一县一特色”标准体系项目。全市共有2642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11134项标准,规上企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采标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此外,温州还率先打造起了一个标准创新服务平台,汇集政府、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协会、企业等各界资源,以建设市标准孵化基地、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中心、标准化人才专家库、各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完善主导产业标准体系等为支撑,为企业标准化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加强标准的有效供给。
打造“浙江制造”品牌
造就企业出海新道路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让不少企业看到了新的市场。在温州,正泰集团正以全球视野打造知名品牌,进一步扩大企业影响力。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以“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为目标,积极探索“走出去”之路。
正泰集团,是“浙江制造”标准制订的积极参与者,也是浙江制造低压电器行业首张证书的获得者。依靠科技创新,主导标准制定,坚持质量为先,树立工匠精神,拓展全球视野,提升品牌价值,正泰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梦想。
据悉,正泰集团先后主导制定了《小型断路器》、《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等五项“浙江制造”标准,覆盖了低压电器行业四大类主导产品及太阳能组件产品,填补低压电器行业团体标准空白,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在低压电器行业的标准话语权。
坐落于瑞安的浙江环球滤清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车用滤清器研发与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滤清器企业之一,公司在打造“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时,以“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为目标,凭借20多年的生产和研发经验积累,全面掌握了滤清器生产的核心技术。
“如螺密板、过滤面积的设计、生产,外壳冲压、加工工艺、螺纹在线自动化检测、滤清效率和容尘量的检测方法等。形成了从产品设计、制造到检测的完整体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持续对产品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极大地提高了滤清器的行业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可靠性。同时,在温州市标准计量院和瑞安市汽摩配协会的牵头下,主导制订了“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0049-2043《内燃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该标准于2043年8月批准发布,关键技术指标远远高于国家行业标准,已超过国内现有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浙江制造”成就转型梦想
传统企业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
“在传统的服装厂流水线的操作,绝对达不到现在个性化定制的可能。”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报喜鸟本部副总经理钱武,带着记者参观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平台”。
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倡导下,2014年底,报喜鸟开始筹划建设“云翼互联”项目,通过云工厂、云定制、云分享,打造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流水线上的工人根据智能工艺看板显示的顾客个性化需求和工艺师个性化工艺指导进行缝制,从而实现一单一流,一人一版、一衣一款。
“一件西服经过396道工序的锤炼后下线,再通过WMS物流系统与CRM客户管理系统,实现智能仓储、配发,平均3天时间一件个性化定制西服即可诞生。”钱武告诉记者,“云翼互联”项目让报喜鸟的生产效率提高50%,交付时间由15天缩短至7天,合格率提升到99%,物耗能耗各下降10%,同等产量人员精简10%。
今年年初,奥康集团的首条全自动化流水线建成。通过从意大利、德国引进智能化扫描仪、一次成型切割机、自动化鞋楦机等众多智能设备,将传统手工工艺通过智能设备变革为电脑控制的电子程序,用信息化的智能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我们相信产品的力量,产品才是企业的灵魂,产品升级是奥康的‘一号工程’。”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15年,奥康便启动了“产品4.0”升级战略,旨在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整合、智能分析、智能创新、智能研发、智能制造,从而不断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此外,奥康还与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达成签约协议,共同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制定严格质量检测标准,为实施“产品4.0”升级战略提供支持。
据了解,2006年以来,温州全市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已达990项,截至今年6月,温州企业已牵头制定浙江制造标准17项,有3家企业的4个产品获得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从地方标准到行业标准,从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温州企业通过将创新技术转化为标准,在技术标准层面渐渐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从而提升了温州制造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