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管理 >> 宁波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采访行之三...
×

宁波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采访行之三

2017-11-30 15:18阅读数:2014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张律 曹吉根)十年来,通过果断的技术转型,东方电缆从海缆产品几乎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中突围,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新电缆供应商。当“浙江制造”提出要以高品质高标准引领产业转型发展时,东方电缆成为了最积极的响应者。“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中,东方电缆发挥了殷实的技术实力,依靠稳定的产品表现,成为了行业内首个获得“浙江制造”认证的企业。

  在“浙江制造”标准起草过程中,东方电缆对220kV海缆产品提出高要求,将绝缘体的偏差度较国标的8%压低到5%,确保产品拥有更为稳定的电场,避免因电场不匀而导致电流击穿绝缘层的现象。以严格标准生产制造的220kV系列产品最终在市场上取得了信赖,获得了10亿产值的丰硕成果。

  对技术的孜孜以求,贯穿了东方电缆十年转型的始终。“不做卖铜企业”的想法,揭开了东方电缆攀登技术高峰的序幕。

  东方电缆总工程师周则威向记者介绍说:“在传统电缆生产中,铜材料成本几乎可占到总成本的90%,产品价值空间非常有限。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改进,东方电缆研发了科技含量更高的海洋缆和脐带缆,铜成本比例只占到50%左右,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

  在2007年前后,公司进军海底电缆市场,不断进行科技研发,最终实现了陆缆到海缆、脐带缆的业务拓展。为了支持产品开发,东方电缆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公司研发团队规模达到156人,占公司人员数量的20%。目前,东方电缆已发展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球海底电缆领域的前十强。

  在高端海洋缆方向,东方电缆获得了总额高达14亿元的订单。一座157米高的VCV立式生产塔为东方电缆以亿为计的的生产实力做了背书。工作人员介绍,技术的提高让设备的实际连续运转时间屡屡突破20天,使更大长度的电缆生产成为可能。就在今年,东方电缆中标了50km三峡新能源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三芯220kV光电复合海缆工程。

  目前,东方电缆已形成了从设计到安装敷设的独立生产链条。10月份,3500吨级的敷缆船“东方海工01号”顺利下水,成为国内最为先进、海上施工能力最强的大型海底电缆施工船舶,助力东方电缆实现了海缆敷设业务的跨越。

  在建立起完整的生产体系后,东方电缆又将视野投向了海缆运维服务。技术负责人介绍:“虽然公司生产的海缆的寿命可达30年,但船锚等不稳定因素对产品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如何防止外界因素给海缆正常使用带来负面影响,是海缆生产企业在服务领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东方电缆为此专门研发了AIS系统,通过设备与海事部门联网,行至海缆区域内的船只可及时接收到预警信号,提示抛锚风险,避免船锚对海底电缆的损害。

  技术研发与质量提升不仅为东方电缆带来可观的生产效益,还带动了材料生产等行业上下游领域的发展。周则威介绍:“我们产品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例如铜材料要求纯度要求达到99.95%,高于99.9%的通常标准。绝缘层要求支持220kV、110kV级别的产品,过去35kV以下的绝缘材料不能满足需求。这些对品质要求的提升会通过对市场反馈到供应商,从而促使其在生产技术上进行研发与提高。”

登录|注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