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43年浙江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的第二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市、区)名单中,宁波慈溪市、余姚市、宁海县、江北区四区位列其中。2017年,浙江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的第三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市、区)名单中,宁波市北仑区、鄞州区、镇海区和海曙区等四区又成功入选。截止目前,宁波市共有“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市、区)8个,总数位列全省之最,实现全市所有工业强县(区)全覆盖。
在试点建设中,宁波市各试点的县(市、区)严格按照“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部署,制订落实“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培育的实施方案,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和营造氛围等工作上下足功夫,推动了本地制造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形成了一批品质卓越、技术自主、占据国内市场话语权、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浙江制造”品牌。
慈溪市勇当
“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排头兵”
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认可、社会参与、政府监督”要求,慈溪市着力构建“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努力打造了一批优秀的“浙江制造”产品,令慈溪涌现了一批转型升级的制造业群像,为“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探索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可复制、可传播的试点经验:
一
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培育机制。在慈溪市“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市、区)获批后,由市质量强市办牵头,慈溪市第一时间制定发布了《慈溪市“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检验检疫局组成的“浙江制造”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实施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2017年,慈溪市委、慈溪市人民政府又下发《关于印发<慈溪市优化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对主持制定“浙江制造标准”企业给予15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浙江制造”,每件给予6万元奖励,完善了“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奖励政策。
根据《实施方案》,结合本地经济规模和区域特色,慈溪市确定市优势产业,即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三大产业为“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产业。同时确定公牛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慈星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耀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为慈溪市首批“浙江制造”培育试点企业。加强对培育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先进质量管理孵化基地的职能,对培育企业创建 “浙江制造”品牌进行指导帮扶。截止目前,慈溪市已有25家企业34个产品列入市“浙江制造“重点培育库,已通过“浙江制造”品牌认证7个,发布“浙江制造”标准8个,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
二
服务标准升级,抢占制标高地。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三强一制造”为核心稳步推进质量强市。通过强化标准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龙头企业的协同作用,在研发、设计、制造、市场、品牌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中,努力研制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浙江制造”产品标准。同时鼓励“浙江制造”品牌企业积极主持或者参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推动“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企业制订技术创新战略及实施计划,按照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究院的标准,建立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积极鼓励“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为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
强化品牌宣传,营造舆情氛围。充分发挥社会媒介的宣传导向作用,整合资源,共同塑造、提升“浙江制造”品牌形象,通过媒体宣传、展览展示、户外宣传、公交广告等对外解读并发布慈溪“浙江制造”品牌,使之成为慈溪制造业高水平的形象代表,在投资性消费、实物消费、服务消费、生态消费等各个领域,大力倡导和鼓励消费者选择“浙江制造”品字标产品,努力营造“企业踊跃、部门支持、社会认可”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