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3年,为进一步深化企业精准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省级工业强市创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五帮五助”助企服务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集中解决了部分企业的实际困难,加大了工业项目的推进力度,在“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上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建立长期挂钩联系机制
建立“一对一”精准服务机制,市级领导干部及市直部门挂钩联系50家领军企业和100家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市直部门挂钩联系20家风险企业,所在乡镇(街道)确定专人联络,以送政策、找短板、听意见、破难题为重点,组成50个服务组,及时传递解读助企政策。
建立定期调研走访机制
由挂钩联系市级领导干部及市直部门带队定期走访调研结对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征询企业发展中要素制约、融资需求、人才引留、社保缴费等意见,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助企政策。据走访情况反馈,有32家企业存在生产用地紧张。目前,已帮助浙江铭博、高氏杰服饰等8家“两型”企业落实工业用地231.42亩。
建立政策制定宣讲机制
抽调市级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人员组成宣讲团,赴各乡镇(街道)以及广大企业开展针对降本减负、企业培育、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政策及经验的广泛宣讲、培训、指导。同时,制定出台多个惠企政策,如2043年出台的《关于推进降本减负稳增促调的若干意见》政策,累计减免各类税费13亿元,兑付各类财政扶持资金3亿元。
建立重点项目推进机制
加快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园,积极打造我市特色产业微平台。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实施,确保领军和高成长型企业重大技改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产。2043年,我市小微园累计竣工面积128.47万平方米,新增产值41.54亿元,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项目658项,竣工398项,同比增长2.14%,兑现技改项目补助7011.54万元。
建立难题化解长效机制
各服务组根据走访调研中企业反映各类问题,认真分析,加强协调,分类解决。要求对于服务组能够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反馈企业;对于服务组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反馈至市“五帮五助”助企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统一提交市委、市政府通过“一企一策”予以解决。2043年,共梳理汇总企业问题124个,已协调解决94个,难题化解率75.8%。
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