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科研人员走进企业对接需求、走出实验室创新创业……越来越多的激励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长期以来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的中央企业,也正在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
今天(23日)上午,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项目投资对接会在浙江乌镇精彩上演。大赛旨在搭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激发央企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汇聚和融合中央企业的创新资源,带动中央企业转型升级。共有来自各大央企和全国各地的46家投资机构、57家需求企业、43家中介服务机构与50余个项目进行了一场“亲密对接”。
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靳文娟一大早就来到了路演现场,与她同时到来的还有团队的最新研发成果——“JIS智能生态窗口1.0”。她告诉记者,这套集成了新风技术、阳光浓缩传输技术的系统能够神奇的将太阳光传输到黑暗的空间中去,能够极大的改善煤矿、地下空间的工作环境。
作为参与此次对接活动的项目之一,靳文娟的这项科研成果通过大赛组委会严格筛选,并经导师为期4个月的全面辅导才得以最终入围。记者了解到,与靳文娟团队一同参与此次对接活动的50余个项目很多均经过了层层选拔,这些项目的积极参与不仅体现了央企践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呈现出了技术成熟度高、商业可行性强的特点,涵盖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
经过一天的深入对接,不少项目与投资机构擦出了“火花”,总计投资意向金额5100万元,其中“自动爆玻器”、“城市无人机侵入警戒系统”分别获得1000万元的投资意向;“激光安全锁”、“面向工业4.0的智能化零部件系统”分别获得三个投资意向;“量子成像仪项目”更是收获了七家投资机构的投资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促进中央企业创新资源和优质项目在浙江落地转化,今年熠星创新创意大赛组委会在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四地原有创意孵化平台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个科技成果交流、展示与交易平台——乌镇街科技有限公司。
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介绍相关负责人表示,乌镇街公司聚焦物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智慧医疗、智慧城市五大技术和产业领域,通过依托中国电科和中电海康的行业资源发掘优质项目和初创种子公司、发现人才和优秀技术,是政府、高校、企业和创新创业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电海康集团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创新平台。
据悉,本届大赛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吸引了76家央企和众多国内外组织个人踊跃参与,经项目征集、项目初选、现场复选、导师辅导等阶段,参加初选的1237个项目中,有408个项目入围复赛,此次投资对接会也是创新创意项目胜利挺进决赛路演的最后一次“大考”。大赛将于今年7月举行最终路演与颁奖。
(来源: 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