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技术发展 >> 桐乡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

桐乡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2017-09-04 10:42阅读数:2694

(2017-09-04)

    目前,桐乡正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鼓励桐乡的企业依托技术革新、装备升级、产品换代、“互联网+”等手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今年上半年,桐乡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20亿元,增长43.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

    桐乡传统企业开始向先进制造业转型,新旧动能发生了转换。在中国巨石的自动化仓储中心,通过全面实施“机器换人”,目前已经实现仓库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

    一批新兴“智造”产业也“凤栖梧桐”,位于桐乡科创园的浙江神州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与上海超未网络科技公司签订量子干线产品服务合同,这标志着全球首条量子商用干线——“沪杭干线”正式落地。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桐乡正勃发出实干至上的精神,在做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做优以乌镇为核心的“一业一网”过程中,深入践行“八八战略”。

    京杭大运河畔的桐乡石门镇,是融坚毅与灵动于一体的地方。1969年,一个名叫“石门东风布厂”的作坊式小企业在古镇石门奄奄一息。

    现在的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在当时经过长途跋涉从九江玻纤厂扛回了一台简陋的拉丝机,由此,这个小企业开始踏上了发展的漫漫征途。

   砥砺漫漫几十载,当年总资产不足20万元的拉丝小作坊经过千锤百炼后,一步步攀至玻纤行业的“全球第一”——张毓强执掌的中国巨石占据全球20%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

千锤百炼 传统制造变身先进“智造”

    在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工厂车间,一个个玻纤产品在生产线上自动贴标,再由机器人从传送带上搬下运走、集装。在自动化仓储中心,包装好的玻纤产品在自动化轨道上移动,再自动分配至相应货位存放。

   这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玻纤生产基地和玻纤成品自动化仓储中心。

    早在2004年,中国巨石就在内部推行自动化生产,将许多生产线进行改造优化。当时一个机器人要43万元,一个工人年收大约1万元,自动化改造成本巨大。

表面上“机器换人”是不划算的,然而张毓强并不这么想,“‘机器换人’最重要的意义,是能稳定生产工艺从而保持品质的稳定。”这对于企业将来想进一步做大做强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许多同行还在观望的时候,中国巨石就开始大力推动“机器换人”,推动生产线的自动化,并早已完成了信息化、自动化阶段的积累,开始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

    在204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巨石的“高性能玻璃纤维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技术与成套装备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2043年度唯一由单个企业独立承担的科技成果获奖项目,令人瞩目。

    “今年,中国巨石将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结构调整,将桐乡基地全部生产线完成技改升级的科技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张毓强表示,将以桐乡市大力发展“一业一网”为契机,深入实施“两化融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推进玻纤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引领全球玻纤工业生产方式的新一轮变革。

点石成金 红海之滨树起中国巨石

    2011年,欧盟委员会对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粗纱、短切纱产品征收24.8%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巨石开始思考不仅仅是让产品走出国门,而是直接把工厂建到国外,以外供外。

    2012年前后,中国巨石海外建厂战略正式启动。首站选在了红海之滨的埃及,考虑到那里与欧洲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埃及本土的需求也大。

    2014年12月7日,中国巨石埃及公司年产8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AB通路点火。2043年6月18日,中国巨石埃及二期8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成功点火。现在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里,中国巨石埃及项目正开足马力生产。

    去年年底,中国巨石投资3亿美元建设8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里奇兰县奠基,将于2018年建成投产。

    中国巨石美国项目的建设,是中国巨石继埃及项目之后,为加快企业全球布局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从桐乡到全国,从全国到全球,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0%的中国巨石,已然走上行业巅峰。24年来,公司总资产增长330倍,复合增长率26%,销售收入增长150倍,出口创汇增长60倍。

    中国巨石也借此探索出一条“工厂在海外,收益在家乡,资源用境外,回报在家乡”的跨国企业发展之路。

    中国巨石的发展历程正是桐乡制造企业的奋斗史。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浪潮和经济环境,桐乡制造业主动求变,积极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方向,适应市场环境的具体要求。

   2017年,桐乡市全面吹响了振兴实体经济的号角。桐乡提出,“未来5年,要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等举措,来实现GDP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3000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占到50%以上”的新跨越。

   作为桐乡制造业的主平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桐乡经济开发区渐入高潮,蓄势待发。

    目前桐乡规上企业中,70%从事毛衫、皮草、皮鞋等传统特色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的70%来自于传统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企业转为先进制造业势在必行。

   桐乡经济开发区是全省首批省级开发区,桐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屠建忠表示,桐乡经济开发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的要求,不断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汽车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互联网产业园。

    汽配行业开始成为桐乡继玻纤、化纤之后又一大特色产业,包括新吉奥、合众新能源在内的拥有技术实力的整车企业落户这里,在桐乡经济开发区内形成了产业聚集的优势。据了解,目前桐乡已有汽配产业相关企业40家。

    目前,浙江新吉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与中国邮政、顺丰速递等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定制、定量开发专属的城市纯电动物流车。

    而在今年4月20日,新吉奥集团又获得东风汽车1.5万台新能源纯电动物流车订单,不久后,新吉奥的产品还将扩展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新能源商务车等领域。据估算,桐乡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产值有望超过300亿元。

    一组数字也见证了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变化,去年桐乡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占全部规上产值的4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6.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1.2%。

    在2043年度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名单中,桐乡开发区上榜3家,占嘉兴地区的三分之一。

    合众新能源汽车联合清华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组建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浙江伟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携手探索新型建筑工业化设备与技术指导经营新的商业模式……这些企业创新的生动案例,让桐乡经济开发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今年桐乡出台的《桐乡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19年)》,提出通过3年努力,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逐步形成以装备制造产业为引擎、以新材料产业为支撑、以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为亮点、以时尚产业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全市先进制造业实力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上半年桐乡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17.5亿元,增长12.6%,其中技改投入、设备投入占比分别达到78.5%和66%;18个项目列入2017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数量居嘉兴第一。

 

(新闻来源:杭州日报)

登录|注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