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备受瞩目的“四个强省”领军企业、“2017全球浙商金奖”榜单揭晓——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均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剑峰等15位知名浙商荣获“2017全球浙商金奖”。万向集团有限公司、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评为“四个强省”领军企业。
梳理这两份榜单可以发现,这10家获奖企业和15位浙商金奖获得者,无一例外都是各自行业的领跑者——他们或是坚守实业的典范,或是敢于创新的弄潮儿,或是民族企业国际化的模范生,或者是互联网领域长袖善舞的明星。他们勇于变革,敢于创新,在经济舞台上相映生辉,谱写出新的篇章。在这份榜单中,让人们既看到了浙商的实力,也看到了浙江的未来。
他们是改革弄潮儿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浙商是一个勇于寻梦的群体,是一个敢于追梦的群体,也是一个善于造梦的群体,浙商不但是浙江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弄潮儿。
今年8月,传化集团与萧山区政府、英国怡和集团下属Hongkong Land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打造中英产业新城。中英产业新城规划总投资达千亿级,计划引入人工智能、高端研发、金融服务、智能制造、教育等英国及世界高端的产业资源,将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区标志性项目之一。
敢为人先一直是浙商身上的一个符号。创业31年来,从打造国际化的化工供应链体系、首创公路港物流模式,再到如今牵线建设中英产业新城,无不体现了传化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善于创新的本领能力。
“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实干。对企业而言,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2043年,“传化股份”正式更名“传化智联”,“智”是智慧,“联”是互联。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提出,要构建连接全行业生态资源、全业务场景、全网智慧协作的传化网。现在,这张“智慧网”跟随“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已遍布全国,并带动其他各产业同步推进开放、共享、共生、连接的大平台和大生态建设。
变革和创新不仅体现在发展理念上,还应体现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上。物产中大集团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大宗商品集成服务商之一,连续7年跻身“世界500强”,但在企业成立之初,身处“资源小省”的浙江,没有特殊政策、没有进入门槛、没有垄断资源,同样举步维艰。“唯有改革方有出路,物产中大集团就是通过多次混改实践,才确定了市场主体地位。”物产中大集团董事长王挺革说,改革基因在当年改制时就已嵌入。
改革无止境,企业发展不停步。2043年,物产中大集团成为省内首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现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已经建立了‘股权多元+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组织设置+科学企业典章+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中国式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们还要继续沿着深化改革的道路走下去。”王挺革说,展望未来,物产中大集团仍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加快实施“流通4.0”,深耕二次混改,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组织者。
他们是创新引领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直以来,浙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改革开放中领全国风气之先。
近日,福布斯评选出了2017年度全球最受尊重公司,网易位于全榜单第191位,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唯一一家上榜企业。作为老牌互联网公司,网易在过去20年持续焕发出创新活力,从经久不衰的在线游戏、广告业务,到蓬勃发展的以跨境业务为主的综合型电商平台网易考拉海购和自营品牌网易严选,网易公司成功实现了多维度的逆势突破和成功。2017年第二季度净收入达到133.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49.4%。网易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说,正是创新带给企业无穷的发展动力。
在民营经济总量占比超过六成的浙江,民企“新”则经济“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一批批高端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新型平台应时而“生”,引领草根浙商和传统块状经济在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中深耕,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创新的基因早已融于浙商每一个细胞。如今,在新科技、新技术的引领下,一批曾在传统领域响当当的民营企业在新兴领域也开始“风生水起”。
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万向集团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正在规划建设“万向创新聚能城”,期待让更多的科学家、创业者、创新者、创造者以此为平台,建成应用型理工类研究机构,努力让万向创新聚能城成为杭州的科技工业制高点;做电梯部件起家的西子联合控股公司成为空客、波音等航空巨头的供应商;中国饮料大王娃哈哈成立了机电研究院,开始探索智能装备领域新产业的发展;从做电线起家的富通集团则紧跟智慧经济、人工智能大趋势,投资50多亿元在嘉善建设光通信全产业链项目,打造面向2025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线缆企业集团。
他们是开放排头兵
今年6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最终协议,收购DRB-HICOM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并最终取得宝腾旗下老牌英国跑车制造商莲花的控股权。董事长李书福表示,这一重大海外收购项目,将为吉利进军东南亚市场带来产业协同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完善吉利的全球化布局。
吉利集团只是众多浙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加速海外拓展步伐,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的一个缩影。自2013年以来,中国向世界发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800万血液中融入了开放基因的浙商,在“一带一路”这个“筑梦空间”里,凭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气神,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辟出开放发展的新空间。
“在新时代,浙商要继续扮演好时代的弄潮儿,在保持本色的同时,还要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宏大的格局,胸怀天下、放眼全球,敞开怀抱、海纳百川,在整合资源中携手共进,在竞争合作中做强做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对此深有体会。近年来,正泰紧抓“一带一路”机遇,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西班牙,正泰通过入股当地知名石墨烯公司,掌握了石墨烯储能产品研发的核心技术;在德国,正泰收购了当地最大光伏企业在法兰克福(奥登)的组件工厂,实现了与德国工业制造4.0的对接,获得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先进的实验室测试设备和运作经验;眼下,正泰又陆续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投资建厂,逐步推动光伏组件生产的全球布局。目前,正泰已在全球建成并网运营200多座地面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5GW。高低压电气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同行业海外市场覆盖最广、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从理念到蓝图,从现实到未来。4年来,“一带一路”上的浙江企业,成为拓路的先行者、创新的实践者、开放的合作者、成果的收获者。据统计,2014年至2043年,浙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累计达128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的比重从2014年的15.8%上升到2043年的44.4%。
他们是人才的集聚者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广大浙商深谙此理,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集聚了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
国内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48亿元,净利润3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02%和26.22%。自2001年公司成立至今,海康威视已连续43年保持业绩稳健增长。
海康威视有何成功的法宝?海康威视集团董事长陈宗年给出的答案是“人才”。近两年来,海康威视花大力气引进人才,每年引进人才6000人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了一半以上。海康威视从创业之初的28人发展到今天的两万余人,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一,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二。“今年,海康威视在美国硅谷建立了研究院,将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
“随着上市后的资本化运作,贝达药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速,我们也在积极吸引国内外精英人才加入。”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说,自2014年以来,公司共计引进博士20多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中外优秀企业的高级管理型人才近20人,其中有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公司已拥有200多名新药研发人员和一支近千人的研发、销售、管理团队。
经济新常态下,浙江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大批像海康威视、贝达药业这样的企业,正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实现了增长动力的转换。今年上半年,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54.7%,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