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经信机械[2043]212号文件),面向全省发布《浙江省农业装备发展“十三五”规划》。标志着我所在承担政府职能转移、提供政策咨询分析服务方面迈向新台阶,为我所在全省机械行业信息服务领域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装备发展态势良好,为创新发展农业装备,根据国家及我省农机发展有关规定,通过充分的调研、分析、研讨,最终编制完成了《浙江省农业装备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研究了我省农业装备工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规划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发展措施等,为我省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装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与依据。“规划”核心内容:
一、“十二五”主要成果回顾
规划对“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工业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概括了我省农机领域机器换人的推进,全省新增各类农业机械装备64.8万台(套);农机作业水平的提升,我省水稻机械栽植面积、稻麦年烘干量分别增长49.7%和290.4%,机烘率达40%,居全国前列;农业装备工业创新示范工程发展迅速,在永康设立了全省首个省级现代装备产业高新园区—中国南方农机产业园(基地),建成了一批农机装备企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
二、机遇与挑战
《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产业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为农机装备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农村农业经济、产业、劳动力等结构调整,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虽然我省农机装备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是仍存在农机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以及中高端产品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发展目标
规划定义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农业准备发展预期目标,到2020年末,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保持我省农机装备在全国的地位并稳中有升;植保、排灌、谷物联合收割、茶叶加工机械等优势产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新建一批农业装备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高新科技平台等。
四、主要任务
规划结合国家和我省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产业的战略部署,立足我省现代农业装备发展基础及配套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农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导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生产企业研发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满足农民需要。建立科研、生产、应用三方协调机制,强化农机农艺(农牧)融合,加强行业公共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农机田间作业装备、基于农用物联网的自动化园林与林业装备、设施农业与精准农业装备、茶叶清洁化自动化生产装备等。深入推进永康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加快湖州、台州等地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基地建设。
五、重点领域
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农业装备工业发展的三大重点领域:农业生产领域、生态农业领域、智慧农业领域;六大重点工程:农业装备协同创新推进工程、农机企业(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农业和装备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农业和装备高端人才引育工程、农业装备品牌培育工程、农业机器换人推广示范工程。
六、保障措施
规划为“十三五”我省农业装备工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出了五项重要举措:营造适合农机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多渠道破解农业装备企业资金难题;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农机行业“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农机行业组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