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3月14日12版整版报道了,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单位浙江省机电集团。
机械工业、兵器工业肩负着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装备和兵器装备的重任。从建国初至上世纪80年代,在国家机械工业部的领导下,我国机械工业、兵器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这些版块的不断壮大,当时的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严重地阻碍到机械行业、兵器行业能力的充分发挥和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国家适时推进机构改革,撤销机械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成立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顺应改革东风,我省机械工业厅也于2000年8月成建制转体设立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和而不同,集而成团。浙江省机电集团是一家集产、学、研、科、工、贸、融于一体,业务涵盖现代制造服务业、风电设备研发制造、民爆器材及爆破工程、军品研发制造、零部件制造、进出口与国内贸易、金融服务、现代教育事业等多个领域的大型省属国有企业。”董事长王敏这样向我们介绍机电集团。
面对11家二级公司、3家研究机构、8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教育单位分属不同行业的企业特质,机电集团是如何走好这条融合之路的——
一颗心专注,一颗心包容
纪伯伦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企业亦人,一家优秀的企业也会有两颗心:一颗心专注,一颗心包容。
近年来,中国风电高速发展,以一骑绝尘的姿态连年在全球领跑。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风电已成为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
就在此时,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在了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前身正是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风电研究所,现为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
成套装备生产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短板。而运达风电却能在风电成套装备制造业中异军突起,摘得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首个依托企业建立的国家实验室的桂冠,实属不易。其背后必定有可圈可点的优良基因。
也许机电集团董事长王敏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每一家子公司,如果能够做好一个项目,那就足矣。已隐约向我们揭示了运达成功的秘诀:坚持。
运达风电是中国最早从事风电机组科研、生产制造的企业,见证了中国风电的发展史。从1972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18kW风力发电机组,实现我国在中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史上零的突破起,运达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
作为我国风电行业的开拓者,运达在中国风电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以先瞻胆识开始了顽强耕耘的历程。在经历了三北、东南沿海等高风速地区迅猛发展、三北地区“弃风限电”等风电行业的各种起落沉浮后,始终不离不弃这个行业。
成功的要素有很多种,专注作为第一要素,毋庸置疑。
运达风电董事长杨震宇说:“我们上级单位浙江省机电集团专注于实业的传统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这种文化引领着我们以担负民族工业为己任,真正把风机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
依托机电集团所拥有的庞大教育、科研、产业等资源,今天运达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已位居行业前列。
2043年12月9日,运达风电负责起草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双馈式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评审会在机电集团召开,并顺利通过评审。《双馈式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标准作为“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相比国家标准在产品性能要求上有很大提升,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我省风电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我省抢占行业制高点、提升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每一个专注力极强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胸怀宽广的母亲。一部创新开拓、稳健不凡的运达历史,映射的正是母公司机电集团潜心一志建设“科技机电”的战略胸怀,以及包容并蓄、集而成团的文化根源。
河山带砺,永不放弃。机电集团专注于打造“科技机电”,近三年,集团生产型企业平均每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4%,研发投入的增长带来了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企业新产品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了70%。
匠心筑梦 行稳致远
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的进化史,同样也是企业和产品的进化史。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不好的东西会被遗忘和淘汰,而只有经过精雕细琢、精心打磨的好东西才会被留下并铭记。
稳则准,准则健,健则远。“工匠精神”让技能型人才走的更远。
为此,浙江省机电集团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号召,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将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至集团战略高度。于2043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20周年之际,在省人民大会堂正式组建成立省职教集团。
职业教育这个长期被边缘化的名词,再一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并在机电集团得到正名。
机电集团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己任,以“科技机电”为统领,以自身经营一线实业为优势,充分整合成员单位产学研资源,出台“科技机电”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探索出一条产学研融合的新路径,不仅驱动了整个集团的发展,还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目前,集团拥有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省品牌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等5家教育单位,与50余个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院校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集团在校学生达到56000多人,年招生超10000人,每年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0000多名。
没有高歌猛进、没有惊天动地,却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工匠技艺的淬炼需要时间来浸润,工匠人才的培育更需要校园这个摇篮。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机电集团仍不忘德以怀远,他深知匠人的培养、实业的发展均需时间这味药引,他坚定地告诉他的学子:虽然会走得慢一些,但也一定会走得更坚实、久远。
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机电集团下属46家单位属性各异、职能不一,但却紧密而坚实。宽广有容之下才有合而为一,稳扎稳打之后才会久远不竭,这是机电人给我们的启示。
荣誉
集团成功入选“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100强”、浙江省首批 “三名”培育工程试点企业,获得2015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43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等奖项。
集团拥有一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八家高新技术企业;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五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个浙江省院士工作站。六千余名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50%以上。
集团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1项、浙江省名牌产品1件、“浙江制造精品”产品2件、“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5件;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项30项;获得专利授权超250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超20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超200项;拥有省级以上创新载体平台14项,各类科技创新团队55个。